2011年2月1日 星期二

國畫淵源流長 遠自商周美術 漢唐氣派恢弘宋元秀麗旖旎

清 博古圖 華喦61×16.9公分
中國繪畫淵源流長,遠自商周美術具遙遠神秘圖騰,深奧難窺其貌,至漢唐則顯得氣派恢宏,動人心魄。到宋元以秀麗旖旎,令人陶醉,迭至明清猶似涓涓細水滙而成流,已越過了高山峻嶺峽谷,並融入百川、青山、映天碧水迴曲折,令人激賞讚美。

早期中國繪畫偏重圖騰、人物故事之作,迨至明清則出現較多的「山水畫」,而山水畫中則有「隱居圖」、「園林圖」、「遊記圖」、「交酬圖」等。

人物畫以「雅像圖」、「行樂圖」、「風俗圖」、「肖像圖」、等等,當然也包括了「花鳥畫」、「猛獸畫」及「珍禽畫」在內。
山水畫自明清迄今共風靡了六百多年,多數藝術流派都以自然山水作為素材表現,同時繪紛繁的檥式類型,此與文人畫佔據畫壇主流有密切關係,之所以如此表現,肇因自然山水自古即是智者仁者寄情之最佳載體。

所謂「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山水為性分之所適。宋朝文壇大師郭熙曾在「山水調」篇論述「君子之所愛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園素養,所常處也。眾石嘯傲,所常樂也。猿鶴飛鳴,所常親也。塵囂疆鎖,此人情所常厭也。」

林泉之間悠遊煙霞

煙霞仙聖,此人情所常願而不得也。然則林泉之志,煙霞之侶,夢寐在焉,耳目斷絕,今得妙手鬱然出之,不下堂遾,坐窮泉壑,猿聲鶴啼飛瀑之音隱約在耳,山光水色,滉漾奪目,此豈不快人意,諸獲心哉。此世之所以貴乎畫山水之本意也。先賢郭熙這段話語實甚精闢的道出了有關林泉山水之志,道盡了文人與山水畫的深厚情感與關係。

近代被尊崇稱頌五百年來一大師的張大千曾繪畫「松蔭高士圖」原圖為作者所珍藏,生動的繪出高士閒情逸致的坐在松蔭樹下溪石上看畫賞景,充分表現文人雅士寄情山水與大自然為伴的景象,令人有飄逸忘卻塵囂之感覺,實為佳作。
松下高士圖 張大千 
63×63 公分
隱居松蔭寄情大自然

園林圖所表現是文人寄居庭園山水及映出優雅的環境,愜意的心情展現了高士脫俗的志向和高曠之情操,諸如仇英的「桃村草堂圖」,文嘉的「半偈庵圖」、錢穀「求地園圖」、和陶仁的「陶園圖」、文徵明的「洛陽草堂圖」等這些園林圖如今觀賞也可了解當年歷史背景下,也會寓有其他含義。

至於清代方士庶的「行庵大樹圖」據考證係為友揚州鹽商巨賈馬日琯所繪,行庵是馬日琯及弟馬日璐讀書之所,也是他們一群好友經常聚會吟詩作畫的地方。此地有走廊縈迴,翠竹園植的行庵行院,院落中有蒼老粗壯的大樹環境極為寬敞氣派,此圖充分的展示出巨賈居宅園林之美。

圖中並描畫了三雅士在大樹下仰望交談,另一人則在迴廊裡持書吟詠,此圖紀念了知己聚會的感情昇華,並蘊含豐富的當年社會內容,值得追思與挖掘之趣。

遊記圖表現文人雅士遊覽自然景觀後所創作之山水畫,遊記圖基本上描繪雅士所見,雅士文化交流活動,有緣物寄情,或表達了超塵脫俗的理想生活,甚或抒寫耽樂山水風光閒情逸致,及寄情家園鄉土之情。

方士庶號小師道人,亦號循遠,循遠圖「桃園幽居圖」現為洪園文物紀念館所藏。 遊記圖這種題材係由沈周及文徵明等首開先例,諸如沈周的「虎丘十二景圖」、「蘇州山水全圖」、及文徵明的「太平遊記圖」等。之後後學諸如謝時臣所畫「岳陽樓圖」,以描寫位於湖南境內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岳陽樓,畫面上湖面浩渺、雲霧瀰漫、險灘急流,舟船行駛湖中,突現了東臨洞庭湖、西面長江的壯闊氣勢。

閒情逸致吟詠抒懷

交酬圖係作者與文友、親人之間酬往之作,有表達友情、思情、親情或仰慕之意,諸如明晚年董其昌大師常因仕途官場及保身進階之政治酬繪而致贈於人,其贈予吳正志的「荊溪招隱圖」暗喻吳某應結束隱居生活,或因應週邊社會、政治、友情之境而聯繫情誼酬酢之作。

現今一些畫家應付交際畫有別於交易畫,一般交際畫表現作品與金錢交易作品是有差別的。一般作價之畫,畫法深入意境高超,交際圖則較為隨意寫意,不像古人有保持自身標準水準風格。

潘妃圖
清 吳嘉猷 6 0×120.5公分


至於人物畫中的「行樂圖」大都以帝王家族做為表現對象,多數帝王行樂圖其內容主要描繪帝王日常生活、宮中娛樂、歡宴或嚴肅中帶出歡悅之情意,這些畫至今卻成為歷史、政治、文化、生活的見證圖像。

杏園雅集文士風流

雅集圖仍以文人學士為主題,遠自宋代大興風尚,至明清更趨流行,不少官宦聚會也採用如此繪式,並加強人物情節的寫實性,讓圖留下紀念性質,進而蔚成雅集圖與肖像畫合一的新體格之風。此類畫作以明宣德宮廷大師謝環的「杏園雅集圖」最具代表性。

風俗畫在北、南宋臻達高峰,主要流行商業交易發達的蘇杭地,其間李士達「歲朝村慶圖」則屬於一幅讚美純樸民俗之風俗畫,描繪山村喜迎新年的情景。

而肖像畫作品多數為帝王貴族繪製御容,朝服像、行樂像等等,一些民間畫則迎合社會實際上生活需要而作,包括了祖宗畫、長輩畫等留肖像供後代子孫追思緬懷之用。

上述文章內容北京故宮明清繪畫叢書可資參考。

金禮贏華喦各有所長

在人物畫方面,清朝才女金禮贏所擅長繪畫佛像,圖中「觀音大士造像」莊嚴妙麗,觀音慈悲法相,善才虔誠恭敬,鸚鵡架上十分生動,整圖呈現祥和氣氛。號為新羅山人的華喦,善畫人物、山水花鳥草蟲,他力脫時習,追求古法,筆意縱逸駘宕,粉碎虛空,畫中神趣,無不標新領域,機趣天然,直可並駕惲壽平,為清朝大家。圖中「博古圖」為洪園文物紀念館所典藏。

吳嘉猷擅工筆,人物仕女、山水、花鳥蟲魚靡不能精,作品多次於南京博物館展出,圖中「潘妃」仕女雍容華貴,景物精致,確為上品。
金禮贏 觀音大士造像  130×64 公分
大千潑墨千古異彩

台灣前輩畫家黃瑞圖、陳心授、施少雨、李學樵、王席聘、吳賜斌、張妙禪、蔡雪溪、蔡壽柏、余清潭、馬壽華、漙儒、黃君璧、沈耀初、林玉山、葉醉白、吳詠香、呂佛庭等或擅長山水、人物、花鳥、走獸等,皆有不凡成就。

近代畫派由工筆、寫意以至張大千晚年的潑墨自成一格,張大千晚年因眼力不佳,以潑墨創作了畫壇奇蹟。除了視覺感受美感之外,也教張大千在畫壇上成潑墨先師,其晚年的潑墨大作曾在國際拍賣市場大放異彩,實不愧為東方最被尊崇的大師,可與西方畢卡索媲比。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