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5日 星期三

明成化鬪彩瓷獨創 釉上青花釉下彩相互輝映風格

圖一 清 鬪彩遊龍紋持杯 
口9 高9.5 底5.3 公分
成化雞缸杯拍出壹億四仟多萬天價


中國鬪彩瓷器創始於明朝成化年間,其間,「嬰戲圖」、「燊紅杯」數度在國際拍賣市場拍出,最高價高達新台幣壹億四仟多萬元輝煌成績而震驚古董界。

明成化鬪彩瓷自開創以至嘉靖、萬曆年間都非常興盛,清朝對鬪彩瓷器也特別鍾愛及流行,至今大陸江西景德鎮、台灣鶯歌等地區仍舊盛行,可見此種釉上青花釉下彩的鬪彩瓷器被各界喜愛程度。

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間都出現很多極為討喜的製品,惟實際上無法跟明成化鬪彩相提並論,成化鬪彩實質就是那樣嬌艷精緻,色彩令人喜愛不已。

雍正是仿明鬪彩蓬勃時期

雍正是“仿”鬪彩蓬勃時期,也是鬪彩蓬勃時期,並一改往昔作法,即釉下青花與釉上五彩相結合之工藝,以及採作釉上粉彩和釉下青花調和,益顯圖案更清逸艷麗, 把鬪彩色相更以科學技術推展到藝術層面。

鬪彩在雍正另有特殊製法,為仿製明成化很成功,據雍正宮內存檔記載,雍正七年由製瓷官呈交五彩瓷罐幾與明成化無甚差別,印証了仿製成化鬪彩的高水準工藝技術,現今傳世的雍正鬪彩瓷中包括有「馬蹄形杯」、「雞缸杯」、「戲嬰圖杯」等幾可亂真,益見此時期仿製技術之高超。

清朝改變色料瓷器越顯嬌艷

此外,雍正鬪彩尚有另一突出作法,把盛行的粉彩改變以金為著色劑,一般稱為「洋紅」,就是大家所謂胭脂紅的盛行,其特色是一改過去採用礬紅來著色技術,因此使撉彩瓷器更顯嬌艷美觀。 

至於此間的鬪彩人物、花、鳥圖案,有關釉下則以青花勾線,釉上所施各種色彩實際上都填充框線之內不越出範圍,達到整齊工藝,尤以粉彩非常要求釉上彩的多元樣化,諸如現今留傳團花、飛天、騰龍等瓷器,可見圖案配上花朵、調合紅、黃、綠、紫、藍、青、黑色澤等手法,反映當年鬪彩製程工藝精緻的水準。

明成化鬪彩表現秀麗爽朗特色

清康、雍鬪彩沿習明代風格,就圖案設計上而言,明成化鬪彩所表現係以秀麗、爽朗為特色,清康熙鬪彩仍沿習明代風格,其中龍鳳團花、嬰戲圖、宮廷人物等紋飾多數佈滿全器即所謂「滿器紋身」,雍正鬪彩則與粉彩接近。

乾隆時代彩仍然風行,在圖案上加填更多團彩,但稍微缺乏自身創作風格,不過此一時期的瓷器以青花佔多數,有關琺瑯彩、珊瑚紅等也蔚起,形成彩、青花、琺瑯彩等玲瑯滿目製瓷風氣。
清 乾隆款 鬪彩描金勾蓮紋貫耳瓶 
北京故宮博物館典藏
高26公分

鬪彩鬪麗鬪艷強烈特色

鬪彩瓷為何頗受珍愛,因為除了釉上青花、釉下彩相輝鬪艷之特殊燒製手法之外,它的外觀所表現的確相當鮮艷精彩,無論是龍鳳團花、嬰戲圖或戲劇中人物造形皆有至為強烈圖案展現。

(圖一)清中期鬪彩遊龍紋持杯,除了持杯造形凸凹有致,上端杯口凹處採花卉繪畫異於一般杯子,圖案中雙龍搶珠拼出火花及雲朵以及杯底上端海水以彩艷浪花配置,持杯把手部分以竹節造形,有高風亮節,節節高升之意涵,整支持杯整體造形,圖案十分鬪艷,耐人尋味,雖屬清中期文物,但確實罕見和珍貴。

Related Posts:

  • 漫談瓷器 清 青花圖騰圓盤 直徑20.5公分 中國瓷器在國際有相當的地位,CHINA 甚至是中國瓷器的代名詞,而在國際拍賣市場瓷器更是擁有相當傲人的價位,十六世紀以後,國內外文人雅士,均視為收藏之主流。 汝、定、官、哥、鈞宋五大名窯 宋代的汝、定、官、哥、鈞,至今為各界收藏家背誦如流,並極欲擁有為尊榮的目標,台灣故宮博物館就藏有五大名器而傲世,但實 際上量不多,尤以汝窯更是如鳳毛麟角。歷史發現自彩陶文化以來,至隋以白瓷,唐以三… Read More
  • 兩岸通航 古董價值蓄勢待發 青花團花長頸瓶 明期  19.6×4.5公分 台灣開放陸客來台,兩岸停滯六十年終將通航,這是兩岸雙贏的重大政策,值得肯定。大陸經濟開放以來,百業可謂突飛猛進,人民逐漸富裕,國力強盛,台灣因政 黨輪替,過分鎖國政策,導致經濟衰退八年,國人生活痛苦指數直線上升,所幸二次政黨輪替,國民黨立即恢復兩岸對談,致有了海峽兩岸通航,陸客來台觀光消 費,振興經濟,實令人振奮,其中古董藝術市場更是蓄勢待發,古董收藏正是富裕人家顯耀、保值、怡情… Read More
  • 北宋汝窯為中國萬瓷之首 目前全球僅珍藏七十件 宋 汝窯 粉青蓮花式盌 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 汝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首,現全球只出現七十件,其中台灣故宮即擁有二十一件,實彌足珍貴。 所謂宋代五大名窯是指汝、官、定、哥、鈞五名窯瓷器,其中任何一件都具歷史文化、藝術地位。在宋代文史資料記載仍以汝窯佔頭魁,汝窯因為燒製時間不長,加上當年北宋末年國家動亂不斷,因此,汝窯得以留傳實際不多。至於其他之官窯、定窯、哥窯、鈞窯傳世品甚多,至於汝窯燒製期間很短,量少所致。 汝窯銘文稀有珍貴 汝窯… Read More
  • 中國最優雅青花瓷器 享譽國際是收藏家最珍愛 圖一 15世紀.青花寶相華紋大碗 青花瓷器出現至今皆是收藏家最愛,它始終是江西景德鎮最大宗的產品,在清康熙它同時也是民官窯最典型之代表作,傳世的青花瓷因特殊青花顏色鮮艷,層次分明甚至題材多樣,頗受大家喜愛。 中國古代青花瓷是採用天然的鈷土礦料作為著色劑,因鈷土礦中含有氧化鈷、氧化錳、氧化鐵等諸分量,因此著色效果也會發生差異,若氧化鐵與氧化錳含量較高,則會產生較紫、發灰或發黑等現象。優質青花瓷有寶石藍色澤燒製成功的青花瓷會呈現鮮麗寶石藍色… Read More
  • 明成化鬪彩瓷獨創 釉上青花釉下彩相互輝映風格 圖一 清 鬪彩遊龍紋持杯  口9 高9.5 底5.3 公分 成化雞缸杯拍出壹億四仟多萬天價中國鬪彩瓷器創始於明朝成化年間,其間,「嬰戲圖」、「燊紅杯」數度在國際拍賣市場拍出,最高價高達新台幣壹億四仟多萬元輝煌成績而震驚古董界。明成化鬪彩瓷自開創以至嘉靖、萬曆年間都非常興盛,清朝對鬪彩瓷器也特別鍾愛及流行,至今大陸江西景德鎮、台灣鶯歌等地區仍舊盛行,可見此種釉上青花釉下彩的鬪彩瓷器被各界喜愛程度。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間都出現很… Read More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