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話語權正在提升
華文近年來由於中國經濟條件提升漸漸成為各國重視的語文。亞洲國家中,日本對漢字很重視。2008年日本有289萬人參加漢字檢定考試,比同時考托福的人還多;有492所大學、1000多所短期大學和399所中學將漢字列為考試科目。
韓國為了民族主義的因素,戰後廢除語文中的漢字,近年來也逐漸重視漢字學習,南韓國家級漢字檢定考試自2004年開始,有數萬人報考。隨著中國市場的巨大誘因,漢字學習將是方興未艾的局面。
語文除了傳遞思想之外,它的有形無形的影響無遠弗屆。美式文化籠罩全球,不僅美式思想,連麥當勞、好萊塢亦滲透到世界的生活各領域。
半島電視打破話語壟斷
從傳統媒體的角度來看,長久以來西方強勢文化透過美聯社、合眾國際社、路透社、法新社、BBC、CNN等媒體,幾乎主宰了新聞市場資訊來源以及詮釋權,西方價值成為資訊主流,莫之能禦。最明顯的情況,在國際衝突事件中,只見西方角度的報導習以為常,這種情況比經濟、軍事侵略更為快速可怕。以波斯灣戰爭而言,充斥西方視野的報導,這種新聞資訊壟斷局面終於被打破,卡達半島電視台獨家播出行蹤成謎的賓拉登身影與談話名噪一時。2003年3月半島電視台在英美聯軍轟炸巴格達第一天,這樣報導:「這裡是被控藏匿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但如今正遭受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攻擊的巴格達。」
半島電視台說出真實,但如果不是因為它掌握了話語權,如何在鋪天蓋地的喊打聲中,發出阿拉伯世界的怒吼。
由於半島電視台勇於以小蝦米對抗西方龐大的鯨魚,雖然遭受美機轟炸,仍然迄立不搖,扮演中流砥柱,維護媒體話語權的神聖角色,值得欽佩。
法國維護話語權最力
法國的文化豐富,語文優雅自豪,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法語在強勢英語的制壓之下節節敗退。但是他們堅決去維持法語的話語權,像E-MAIL的字彙,已經深植在網路族的價值觀中,但法國政府下令公文中禁用E-MAIL,規定必須使用「COURRIEL」。
韓國原外長潘基文於2006年元月接任聯合國祕書長職務。為爭取法國支持,2005年11月3日在和法國總統席哈克共進午餐時,全程使用法語。他事後以法語告訴記者:「我將在聯合國和法國政府密切合作。」法國政府一直堅持聯合國主管都要會說法語,但是今非昔比,擴增後的歐盟25國中,大部分以英語為共同語言,也是時勢所趨。
國際化助長英語強勢
英國文化協會在2004年12月10日發表的「英語的未來」研究報告指出,未來10年全球將有一半人口說英語或學英語,使英語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語言。未來10年全球將有20億人學英語,說英語的人口將達30億。法語將是這波「語言全球化」的主要輸家,說法語的人口可能在英語威脅下減少,德語人口也將增加,尤其是在亞洲。」報告執筆人英國語言教育學者葛拉多表示:「許多國家的政府,尤其較晚獨立的國家,會在功利主義大旗下,引進英語教學。一些國家致力保護母語,如馬來西亞或斯里蘭卡,但因商業界被英語主宰,這些國家為了爭取工作機會和外包合約,正推動從幼稚園開始教英語。」
葛拉多說,在馬來西亞,許多中學連數學和科學課程都以英語教學,全球也會有愈來愈多大學選擇以英語授課。
華語在國際社會相對弱勢
華語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數最多的語文,但它在國際社會中被使用的機會顯然與人口數不成比例。不可諱言,華語文字結構的困難度較高,但最主要因素還是因為中國百年來積弱不振所致。要提振華語在世界上的受重視度,還有一段長路要走。
在國際社會中,華語的能見度遠不及英語、法語;相同的,華文傳媒在世界媒體中亦屬於微弱的。廣角度看這種現象其來有自,但看電視收視率最高的韓劇大長今以及日劇篤姬,令我們汗顏,這些作品也都是累積文化能見度,累積話語權的基礎,都是提升話語權不可或缺的元素。
華文媒體的角色
台灣媒體發達,網路的接觸率已接近50%,然而在資訊內容上有待提升。中國大陸的媒體大軍早超過世界先進各國;網民人數驚人,但是在資訊的質與量上,與先進國家比較,仍然相對貧乏。
媒體在壯大話語權能見度上有其舉足輕重的地位,不容逃避,包括提升文化產業,展現文化內涵;完整正確報導,平衡西方媒體的價值觀報導;提升報導內容品質,增加閱聽率及傳播率。
文字媒體的困境
文字媒體以經濟不景氣,閱報人口減少,廣告大量萎縮情況下普遍經營困難。
2007年9月中華資深記者協會邀請大陸人民日報、中國新聞社、新華社高階主管來台交流,大家普遍體認,在網路興起後,文字媒體處境困難,有待突破。聯合晚報社長項國寧在接待大陸媒體時說:「台灣報業市場在激烈競爭下整體衰退,有一半人不看報,2009年第二季月報率只有46%,與20年前的75%不可同日而語。免費報由歐洲傳來,聯合報也在捷運站推出U PAPER免費報18萬份,上午10點前被拿光。免費報不僅標榜免費而已,目標要明確,分眾市場必須能夠掌握。目前電子媒體成為主流,現在網路(寬頻)興起,大家在網路上看新聞,文字加影像,互動性高,傳統媒體經營益形困難。如何爭取年輕讀者?除了核心內容要加強外,如何強化語音這個弱項的服務,是與電子媒體競爭,必須努力的方向。」
新華社港台部主任端木來娣表示:「現在的記者分工細,跑專長路線。專家型記者講求調查研究,有了深度研究,才有深度的動態。外文強的記者是搶手貨,尤其是外資媒體。雖然面對競爭,有些媒體的權威性是替代不了的,如人民日報、新華社。新華社為因應媒體生態變化,將過去的通稿,改以傳統發稿、網路手機短訊、音像專題片子(對外發售)三種方式發行,增加競爭力。」
傳媒必須配合時代潮流,因應調整,才能生存下去,才能為維護話語權做出貢獻。
爭取華文話語權的途徑
華文話語權在國際社會加強能見度有以下途徑與步驟:
一、建立華語媒體資訊交流平台
華僑社會應摒除地域及政治藩籬,打造華語媒體資訊交流平台至關重要。華僑散居海外各地,在當地發行華文媒體或華語發聲的條件,遠不如大陸、台灣、日本、韓國、香港、澳門、星加坡等地華文媒體的條件。如果能夠建立一個華語媒體資訊交流平台,不但可豐富資訊內容,增廣資訊流通面,也可提昇水準,進而獲得國際傳媒的重視。
二、漢字統一
在二次大戰前,漢字只有一種,戰後日本漢字加以簡化,大陸在共產黨建政後簡化幅度更大,閱讀起來比較困難。一種漢字三種表述,無疑地限制了傳播,也增加外國人學習的難度與興趣。應該由大陸、台灣。日本、香港、澳門、星加坡地區學者共同研究,推出單一漢字型式,一體遵行,則必有利於各國間溝通交流,也有助於華文話語權版圖的擴展。
三、提升內容水平
華文媒體單位的數量及閱聽人數的數量,當然是話語權的一種指標,但是質的提升更甚於量,像紐約時報及泰晤士報以質取勝;BBC、NHK為國際肯定也是因其節目內容高水準所致。
華文媒體單位的數量及閱聽人數的數量,當然是話語權的一種指標,但是質的提升更甚於量,像紐約時報及泰晤士報以質取勝;BBC、NHK為國際肯定也是因其節目內容高水準所致。
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
文化創意產業勢必成為未來世界經濟活動的主要項目之ㄧ,它不僅在經濟層面有巨大的連鎖影響,在普及文化以及打造話語權上亦有深遠的影響力,華文媒體必須重視人才的培育及經費的投資。
面對日新月異的國際化社會,話語權不僅是意見及思想傳達的媒介,也是國家力量與影響力的延伸。華人世界除了藉著華語溝通、聯繫情感,更應團結努力,透過有廣度、有深度的文化內涵,為中華文化展現更燦爛的新里程。
文化創意產業勢必成為未來世界經濟活動的主要項目之ㄧ,它不僅在經濟層面有巨大的連鎖影響,在普及文化以及打造話語權上亦有深遠的影響力,華文媒體必須重視人才的培育及經費的投資。
面對日新月異的國際化社會,話語權不僅是意見及思想傳達的媒介,也是國家力量與影響力的延伸。華人世界除了藉著華語溝通、聯繫情感,更應團結努力,透過有廣度、有深度的文化內涵,為中華文化展現更燦爛的新里程。
(公共行政碩士 吳崑茂)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