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7日 星期五

從春秋玉器.看玉器春秋

春秋戰國 馬
150×56×177mm

古人把玉器帶進生活圈子
今人應多思惟 莫將玉只當作飾品


佩玉的風氣、種類與數量,在春秋戰國時期已相對增加。有關佩玉的風氣在此時代已達高峰。過去商、周流行之兵器、鳥獸等諸類,已明顯大幅降低,春秋時期的玉璧、璜、玦、環及獸面紋、勾雲紋居多數,顯然與商周時代的樸拙不同所表現的紋飾。

春秋時期最常見的玉器計有:
˙璧及環:通常直徑較小,器型較薄,表面紋飾雙陰線條雕出勾連紋或勾雲紋,之間 暗含著獸眼、嘴、鼻,形成許多不很明顯的獸首。

˙:通常體積較小,多數雕刻小獸面為代表性。

˙:種類就很多,一般採半圓形,表面出現明顯陰線紋飾。璜在漢朝大量出現,雕工精美,尤其縷空技藝令人佩服。

˙:主要以形扁而寬,兩側有凸齒,外部都採較薄的勾雲紋或龍虺紋居多。

至於春秋時期各式玉片為數不少,多數隨著主人逝世後入葬,並按照人的五官位置排列。相當奇特的風俗,值得考古人士考證。

戰國時期玉器使用率比春秋盛行且量多,同時用玉質地也比春秋好多,而且雕工藝術也比春秋進步很多。其中仍以璧、璜、琮、環、玉龍、劍飾居多,玉人也在此一時代出現多量,造型傳神大方,令人喜愛。 
宋 玉龍勒  72×20mm
龍的形象見首見尾

戰國時期,玉龍出現了S龍,龍身團得緊湊。另外波身龍。雙龍佩,前者龍身細長,變成水波狀。後者則龍頭玉佩兩側,雙龍之身相連並曲成對稱的形狀,可愛有趣。劍飾是用於劍及鞘上的裝飾玉件,象徵珍貴奇特武士精神。裝飾是分別於玉劍首,用於劍柄端部。王劍格用之於柄與劍身之間,劍鞘亦稱衛,用於鞘外;玉珌則用之於鞘的下端。

此外,戰國時期的玉器主要紋飾很多樣化,計有榖紋、蒲紋、乳丁紋、勾雲紋、龍紋、鳥紋、虎紋等等,這個時期紋飾雕琢都有一定的力度;因此,紋飾表現相當動感及凶猛。

到了西、東漢,由於絲路開通,中國最負盛名的新疆和闐玉已大量流入中原,由於玉量甚多,且屬盛世,故在品種、造型更比往前精美,更為人喜愛珍藏。

諸如「璧」多用水苞玉,其色如水,並帶沁色,偶有白斑,稱之飯滲,璧面加大,薄而均勻,有小孔,可穿繩佩掛用。 
西漢 玉辟邪54×70×46mm

含蟬握猪往生富貴象徵

漢代表性的玉計有圭、璜、佩、劍飾、沖牙、帶鉤、環、玉人、玉龍、玉鳥、玉馬、蟬、辟邪、玉豬等等。其中「蟬」在當年用途很廣,有用於死者口內,稱「含蟬」;也有供之於掛佩帶。玉豬表徵富貴,也用於死人者手中,稱為「握豬」,讓死者雙手握豬往生富貴,子孫餘蔭不絕,富貴盈滿。 
漢 玉劍珌  61×26mm
迭至魏晉南北朝時期,與漢差異部大,隋朝作風不減,玉豬跟漢類似,有些比漢較複雜造型,四肢則比漢更加深度明顯。 

唐代出現較多的「飛天」,帶板、玉佩、玉梳、梳背、玉獸、玉環等。此間,玉杯樣式很多,與銀器、瓷器的杯相似,其中獸面紋具有如意形鼻,獸面短而寬,橫眉等特點。

必須一提的是,唐代法門寺地宮除了發現佛指舍利之外,該寺並發現一件三彩玉狻猊,北京故宮也典藏一件玉獸同其形製,應可判斷為唐同時代作品。

遼、金王朝及元代是中國北方民族所建立的國家,由於接受漢族傳統文化的深刻影響,因而也有許多玉器的出現,大多與唐朝及同時期間的宋代玉器有了密切關係,這種特殊漢化器物,諸如玉龍、玉魚、飛天等等與唐宋造型很接近,其中玉飛天上身裸露,身下有雲朵,都是唐朝造型作風。

不過,遼、金、元有部分也具北方民族特點,最負盛名諸如以「秋山」、「春水」圖案居多。

遼、金、元的玉器種類與圖案大致為玉帶飾類,如帶鉤、帶板、帶扣。器皿方面則有蓋瓶、尊、爐、酒杯等,器物上雕螭紋、龍紋、鳥、魚,也有荷花、牡丹、水草等紋飾,這些紋飾的時代特徵,有益於年代鑑定。

Related Posts:

  • 從春秋玉器.看玉器春秋 春秋戰國 馬 150×56×177mm 古人把玉器帶進生活圈子今人應多思惟 莫將玉只當作飾品佩玉的風氣、種類與數量,在春秋戰國時期已相對增加。有關佩玉的風氣在此時代已達高峰。過去商、周流行之兵器、鳥獸等諸類,已明顯大幅降低,春秋時期的玉璧、璜、玦、環及獸面紋、勾雲紋居多數,顯然與商周時代的樸拙不同所表現的紋飾。春秋時期最常見的玉器計有:˙璧及環:通常直徑較小,器型較薄,表面紋飾雙陰線條雕出勾連紋或勾雲紋,之間 暗含著獸眼、嘴、鼻,形成… Read More
  • 乾隆皇帝是〝愛玉玩家〞 明 辟邪  58×35cm 從喜歡到追求玉、典藏玉、幾乎狂熱他還把治玉、制玉、帶進生活領域,無所不及 玉,在明、清時代頗為眾人所珍愛,這時候的愛玉者已把沁色列為高古質美,明初玉器造型和雕琢都受到宋朝、元朝風格影響,在造型講求厚重,線條簡練,雕琢圓 潤,並相當重視細部處理,到了明晚期玉器在風格上顯有區別。 明代玉器比較貼近生活及讀書人的組合,主要種類包括了硯台、水滴、鎮紙、毛筆桿、印盒、筆架、玉傘、… Read More
  • 翡吉翠祥.鷥翔鳳翥 緬甸翡翠原石  洪園文物紀念館典藏16.6×8×15 cm 君子愛玉生輝 美人泡水採潤「翡翠」二字是一般人的通稱,其實真正的學名叫〝輝石〞,由於密度較高硬度比玉高,,所以又稱〝硬玉〞。其主要成分是由鋁、鈉、矽酸鹽等礦物所構成、屬單斜晶系,由於質是結晶呈緻密狀,經加拋光後表層展現玻璃光澤,屬於半透明狀,產地緬甸為佳。翡翠硬度約在6.5〜7度,比重在3.3〜3.6度之間,因其色彩不同,又可分為綠色的翠玉,紅色的紅翠,紫色的紫羅蘭… Read More
  • 紅山文化改變中國歷史成為玉器的先驅 紅山文化玉玦3.3x1.6cm  洪園文物紀念館收藏 喜愛高檔玉器者特別鐘愛紅山文化的器物,因為其器物所呈現質感較為原始風貌,尤其器物所展現的古拙美,教人感受其藝術在數千年前即有此驚人成就,顯見先人藝術不凡,且文化層級甚高的智慧活動。日本考古發現紅山文化依據六十年前的日本考古專家在中國遼北紅山地區所發現土玉器類,而肯定了紅山文化的存在,同時此一發現,把中國人及世界歷史學者過去數百年來所認識中國年代由夏、商、周更推遠,提升約一… Read More
  • 從崇玉、愛玉到吃玉、含玉、拜玉無分富貴、貧賤、生老病死都把玉當做生活的一部份        玉在中國源遠流長,有關其發生、發展、成長、成熟之悠久歷史不下萬年,它的功能十分廣泛,造型也豐富,裝飾多樣,工藝精湛,藝術水準高超,風格獨特,享譽世界。         古之君子必佩玉,有玉愛不離身,玉更是君子表徵,從考古學,出土玉器角度以觀,在古代全球中僅有中國,中南美係玉器產地,中… Read More

0 意見:

張貼留言